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排名显示,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位于德国第22名,世界第190名。医学与工程学专业分别进入世界前200名,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通信相关专业位于德国前列。
2007年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与鲁尔波鸿大学和多特蒙德工业大学战略合作成立鲁尔大学联盟(Die UA Ruhr)。联盟共有120,000名学生、1300多名教授、14000名科研工作者、涉及14个特别研究领域,已成为德国最大的学术和科研创新机构。通过整合三所大学的专业及资源,不仅提高了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术平台。
学生院系分布
学校科研机构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位于欧洲最发达的工业中心,称之为欧洲工业心脏的鲁尔工业区。大学紧密围绕德国工业4.0、人工智能等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以提高创新引领能力为目标,有组织地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大学拥有纳米科学、生物医学、未来城市系统、现代社会变迁等4项国际级重点研究科目,设立19个重要研究中心,10个主要科研小组及30余项研究项目。科研经费主要由欧盟委员会、德国研究基金会、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北威州文化科学部及众多社会、企业基金组织提供。科研经费累计已达1.18亿欧元。
主要研究机构:
微电子电路和系统技术研究所
杜伊斯堡埃森纳米集成中心
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中心
物流与交通研究中心
医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磁共振影像研究所
埃森性别研究学院
东亚研究所
跨学科教育研究中心
鲁尔软件技术研究所
燃料电池技术中心
鲁尔大学船舶技术与运输系统发展中心
德国西北纺织研究中心
能源和环境技术研究所
移动和卫星通信技术研究所
墨卡托中国研究所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
燃烧与气动研究所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杜伊斯堡高新初创中心
孔子学院
大学附属医院
国际合作及科研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世界各地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选派大批师生到合作院校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短期讲学、科研合作或参加学术会议。通过学士、硕士、博士等各阶段学位的联合培养形式,开展国际学生的交流,来校学习的国际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广泛、紧密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丰富、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合作院校:
中国: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等
日本:东京大学,九州大学,筑波大学等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大学等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等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杜伊斯堡市为欧洲腹地
一带一路欧洲重要节点
杜伊斯堡港是德国最大的内河港,也是世界第一大内河港,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杜伊斯堡市已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最活跃的德国城市之一。杜伊斯堡已开通直达武汉、义乌、苏州、郑州等城市的班列,每周有超过30趟列车往返于杜伊斯堡和中国,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发展和无限商机。近年来,落户杜伊斯堡的中国企业超过80家,涉及物流、不动产、跨境电商等领域。杜伊斯堡在中国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已成为中国企业的欧洲商贸中心。
从2006年就开始有学生前往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学习,并且往届毕业生已顺利完成学业,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工程学院院长Axel Hunger教授每年亲自来华招收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及本科生赴大学工程学院进行学习、交流,接受德国优质的高等教育。
随着中国与德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不仅为杜伊斯堡市带来了繁荣发展的机会,同样为就读于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中国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及平台。
本期就分享到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哦!山东交通学院留服中心会为您不断地更新留学信息!欢迎您到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学习!